浏览次数:5次
家教记录:0
最近登录:2025-07-01
ID:T1029300
高校:吉林外国语大学
身份:本科大二学生
专业:人工智能专业
家庭:东区-
籍贯:广东
学校:东区-
本人吉林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4级在读,为省直属重点高校,全国民办本科软科排名第一,成绩优异,获得2025年“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-团队程序设计天梯赛”吉林省“珠峰争鼎”组中荣获团队二等奖,为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颁发,在互联网加竞赛中,我的团队荣获优秀奖,在校内组织的吉林外国语大学程序设计天梯赛中个人荣获二等奖。 中考化学97,物理83,数学102,高考英语112,高中三年多次物理考试屡获班级前三,年纪前20,在高二下学期更是获得地理全年级第7名。 本人如今主要辅导小学数学,语文,英语,初中地理,物理,化学,高中地理,小学时期代表学校参加过中山市小学生奥数比赛,熟悉小学的三大主科知识点,熟知小学奥数内容,能够有效的启蒙学生数学思维,加强孩子沟通能力,善于与孩子沟通,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及薄弱环节,善于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学习,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,对孩子宽严并济。
小学:数学、奥数
我围绕小学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,选取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学科,分别以古诗教学、分数初步认识、单词记忆为内容,设计教学案例,包含背景、目标、过程等环节。 一、小学语文《望庐山瀑布》教学案例 (一)案例背景 我在高中毕业暑假时,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,他对古诗有一定的接触,但理解能力有限,难以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。《望庐山瀑布》是李白的经典诗作,语言豪放飘逸,意境雄浑壮阔。通过学习这首诗,能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,提高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 (二)教学目标 1. 学生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。 2. 理解诗句的意思,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,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。 3.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,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。 (三)教学重难点 1. 重点 - 朗读和背诵古诗。 - 理解诗句的意思,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。 2. 难点 - 体会诗人的情感,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。 (四)教学方法 我有专门的诗词讲解教材,讲授法、情境教学法、朗读感悟法相结合。通过讲授帮助学生理解诗句,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,以朗读加深理解和感悟。 (五)教学过程 1. 情境导入(5分钟) - 我会播放庐山瀑布的视频,引导学生观察瀑布的雄伟壮观,提问:“同学们,看到这么壮观的瀑布,你们有什么感受?”学生自由发言。 - 我会引出课题:“一千多年前,诗人李白也看到了这样壮观的瀑布,他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——《望庐山瀑布》。” 2. 初读感知(10分钟) - 我将范读古诗,要求学生认真听,注意字音和节奏。 -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,读准字音,读通诗句。 - 指名朗读,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,教师纠正读音和节奏。 - 齐读,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。 3. 深入理解(15分钟) - 我也会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,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,帮助学生理解。如讲解“日照香炉生紫烟”时,展示香炉峰的图片,解释阳光照射下云雾缭绕像紫色烟雾的景象。 - 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,提问:“读了这些诗句,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?”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。 - 结合画面和诗句,体会诗人的情感,教师提问:“从这些雄伟壮观的画面中,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?”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。 4. 朗读感悟(10分钟) - 我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,根据诗歌的意境和情感,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节奏。如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要读得激昂有力,表现出瀑布的磅礴气势。 - 学生分组朗读、比赛朗读,评选出“最佳朗读小组”和“最佳朗读个人”。 5. 拓展延伸(5分钟) - 我将展示其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古诗,如《望天门山》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,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感兴趣的,课后进行朗读和简单了解。 - 鼓励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庐山瀑布。 6. 课堂总结(5分钟) - 我将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,总结古诗的意思、意境和诗人的情感。 - 强调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鼓励学生多读古诗,感受其中的魅力。 (六)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,通过视频和图片创设情境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。但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时,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,表达不够准确。今后教学中,可增加更多的背景资料介绍,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感悟。同时,在朗读指导上,可以更注重个性化,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朗读方式。 二、小学数学《分数的初步认识》教学案例 (一)案例背景 小学三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,已经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运算。分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,比较抽象。《分数的初步认识》是学生认识分数的起始课,对后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(二)教学目标 1. 学生初步认识分数,理解分数的意义,能正确读写分数。 2. 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,培养学生的观察、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。 3. 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,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。 (三)教学重难点 1. 重点 - 认识几分之一,理解分数的意义。 - 正确读写分数。 2. 难点 - 理解分数的本质,建立分数的概念。 (四)教学方法 讲授法、操作实践法、小组合作法相结合。通过讲授讲解分数知识,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化理解,小组合作促进交流和思维碰撞。 (五)教学过程 1. 情境导入(5分钟) - 我将讲述:“周末,小明和小红一起去野餐,他们带了4个苹果、2瓶水和1个蛋糕。如果要把这些食物平均分给他们两个人,每人能得到多少呢?” - 学生回答苹果和水的分配结果,当提到蛋糕时,教师提问:“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,每人得到多少呢?”引发学生思考,从而引出课题。 2. 探究新知(20分钟) - 我将拿出一个圆形纸片,将其对折,然后展开,提问:“把这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几份?其中的一份是这个圆形纸片的几分之几?”引导学生认识二分之一,学习二分之一的写法和读法。 -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,通过折一折、画一画的方式,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。学生操作后,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,然后教师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。 - 我将总结分数的意义: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,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。同时,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,如分数线、分子、分母。 3. 巩固练习(15分钟) - 我将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图形,如长方形、三角形等,让学生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。 - 出示一些分数,如1/3、1/5等,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表示出这些分数。 - 进行判断对错的练习,如“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,每份是它的1/2”,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,加深对“平均分”的理解。 4. 课堂小结(5分钟) - 我将提问:“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?你有哪些收获?”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、读写方法和意义。 - 强调“平均分”是分数产生的前提。 5. 作业布置(5分钟) - 让学生回家后,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,并记录下来。 - 完成教材上相关的练习题,巩固对分数的认识。 (六)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,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和动手操作,学生对分数有了较直观的认识。但在理解分数的意义时,部分学生对“整体”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。在后续教学中,可以多举一些不同类型的例子,如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,帮助学生完善对分数的认知。同时,在练习环节,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题目,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。 三、小学英语《My Family》单词教学案例 (一)案例背景 本次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,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好奇,但词汇量有限,记忆单词的方法较为单一。《My Family》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家庭成员相关的单词,贴近学生生活,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 (二)教学目标 1. 学生能够听、说、认读家庭成员类单词,如father, mother, sister, brother等。 2. 能用句型“This is my...”介绍家庭成员。 3.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,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。 (三)教学重难点 1. 重点 - 掌握家庭成员类单词的发音和拼写。 - 运用句型介绍家庭成员。 2. 难点 - 正确发音,尤其是一些发音相近的单词,如brother和sister。 - 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。 (四)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、游戏教学法、情境教学法相结合。利用图片、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学习单词,通过游戏增加学习趣味性,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语言。 (五)教学过程 1. 歌曲导入(5分钟) - 教师播放英文歌曲《Father and Mother》,学生跟唱,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。 - 歌曲结束后,教师提问:“In the song, who did you hear?”引导学生说出听到的家庭成员单词,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。 2. 单词新授(15分钟) - 教师拿出家庭成员的图片,如father的图片,一边展示一边说:“This is my father. Father, father.” 然后让学生跟读,采用大小声、分组读等方式练习发音。 -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教授mother, sister, brother等单词。在教授过程中,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照片,如自己和家人的合照,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单词的含义。 - 教师将单词卡片打乱顺序,快速展示,让学生抢答单词,巩固记忆。 3. 句型教学(10分钟) - 教师指着自己的照片说:“This is my father.” 然后引导学生用“This is my...”介绍自己带来的家庭成员照片。 -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,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,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。 -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介绍,给予表扬和鼓励。 4. 游戏巩固(10分钟) - 玩“Guess”游戏:教师描述一个家庭成员的特征,如“He is tall. He loves me very much.”让学生猜是哪个家庭成员,猜对的学生可以获得小贴纸奖励。 - 进行“单词接龙”游戏:教师说出一个单词,如father,下一个学生要说出以r开头的家庭成员单词,如brother,依次类推,接不上的学生表演一个小节目。 5. 课堂总结(5分钟) -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单词和句型,通过提问、抢答的方式进行复习。 - 强调家庭的重要性,鼓励学生用英语多和家人交流。 6. 作业布置(5分钟) - 让学生画一幅自己的家庭画,并在旁边用英语标注家庭成员的名称,下节课进行展示。 - 听读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子,每天至少10分钟。 (六)教学反思 我将通过歌曲、游戏和情境创设,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,对单词和句型的掌握较好。但在游戏过程中,课堂纪律较难把控,个别学生过于兴奋,影响了学习效果。今后在设计游戏时,要提前强调规则,更好地组织课堂。同时,对于发音困难的学生,要进行个别辅导,帮助他们纠正发音问题。 这些案例涵盖了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的常见教学内容。你若对案例的学科、教学内容还有其他需求,或想调整教学环节,欢迎随时告诉我。